知名咖啡品牌云集,3-4分鐘就能遇到一家
根據2021年上海市發布的《上??Х认M指數》,目前上海共有咖啡館6913家,數量遠超紐約、倫敦、東京等國際大都市,是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。這股濃郁的咖啡文化風,同樣延伸到了虹橋機場。
在虹橋機場T2航站樓內,匯聚了星巴克(Starbucks)、拉瓦薩(Lavazza)、咖世家(Costa)、太平洋(Pacific)、瑞幸(Luckin)、喜茶、Venchi、麥咖啡、K咖啡等10余家全球大型連鎖咖啡品牌,也擁有%Arabica這樣的來自日本京都的高端網紅咖啡品牌。這些咖啡店從豆種選擇、制作手法,到器具、口味和裝修風格各有特色,充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。為旅客提供了工作、生活之外的“第三空間”。為何國內外各家知名咖啡品牌,不約而同瞄準這塊市場“高地”?這主要是因為虹橋機場商務旅客占比較高,旅客構成與咖啡目標消費者吻合度極高。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,仍不斷有新的咖啡品牌主動前來接洽。據悉,Tim Hortons已經確定在年內開業,Peet’s、M Stand等知名品牌也表達了強烈入駐意愿。
在這里,幾乎每個咖啡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粘性消費群。虹橋機場通過合理規劃,讓旅客在機場里每走3-4分鐘就能遇到一家咖啡店,覆蓋值機、候機、到達各個角落。春節前,百年意大利咖啡品牌拉瓦薩(Lavazza)2家門店入駐,更是把咖啡文化“觸角”延伸到了遠機位。
國際一線品牌集聚,有近70%直營店
春節前夕,剛過虹橋機場T2安檢的旅客,會被一座靚麗靈動的建筑吸引目光:藍黛色的曲線,遠觀好似女士拎包,建筑底部層層波紋狀掀起,仿佛一幅立體帷幕緩緩揭開,露出琳瑯滿目的商品。這是重裝開業的LV虹橋機場店,由LV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量身定制,取名“漩渦”,寓意對未來便捷旅行的大膽設想。
優秀設計的背后,離不開LVMH集團與機場商業團隊的精誠協作,也昭示著對虹橋機場未來的堅定信心。LV虹橋機場店在2020年開業以來,為了縮短準備周期,僅完成了第一階段裝修。相較市中心商場,這些店家在機場內裝修改造,既要符合一線大牌的藝術感和工藝要求,又得滿足嚴格空防安全和航站樓設計標準,要求會高出許多。
體貼入微的“管家式”服務管理,換來了品牌方與機場方的雙贏。盡管經歷了四五個月的裝修,但LV虹橋機場店日均營業額節節攀升,該店的進店購買成交率亦是毫不遜于市中心核心商圈店鋪。裝修后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造型,也讓虹橋機場“一線品牌大道”高端購物氛圍進一步彰顯。
根據貝恩咨詢報告,中國有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。虹橋機場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、行業領先的客流“進店轉換率”、極高的高艙段旅客占比,成為國際一線大牌“兵家必爭之地”。去年9月,另一家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的頭部品牌古馳(Gucci)開出了第一階段店鋪,并在后續亦將通過升級,給予旅客耳目一新的購物體驗。與此同時,各家奢侈品牌集團旗下其他大牌也紛紛表達了強烈的入駐意愿。虹橋機場商業團隊主動接洽,希望更多大牌以直營模式入駐。直營模式,意味著種類更全的貨品調控,力度更大的品牌方支持,讓消費者獲益更多,給予旅客與市區品牌店鋪同樣的優質購物體驗。
如今的T2航站樓“一線品牌大道”,入駐奢侈品牌專賣店已達到18家,包括路易威登(LV)、愛馬仕(Hermes)、古馳(Gucci)、卡地亞(Cartier)、萬寶龍(Montblanc)等,在完成下一輪品牌調整后,超過70%店鋪為品牌直營店,密集度堪比市中心核心商圈。
頭部餐飲品牌入駐,近40%為機場首店
在虹橋機場T2航站樓“南三角”美食區,最近出現了一幅大面積涂鴉墻。墻上繪滿了色彩明快、風格鮮明的各國美食文化元素,有日本拉面、西餐漢堡、中餐辣椒等卡通造型。涂鴉墻隔壁則是可以看飛機的“景觀位”餐廳,吸引了不少旅客在此用餐、打卡和拍照。近期,面屋武藏、Spicy Moment湖南菜和卡樂星等3家新店將陸續入駐“南三角”美食區。而涂鴉墻正是選取了這3家餐飲文化特色,邀請專業設計師“量身定制”,為年輕消費者打造沉浸式美食體驗。
“南三角”區域內,還匯聚了唐宮湯品、鼎泰豐、Venchi等多家國內機場首店,與“北三角”美食區等遙相呼應,成為深受旅客歡迎的兩大餐飲匯聚地。2020年,“北三角”美食區率先改造完成,吸引了全球知名漢堡品牌昔客堡(Shake Shack)入駐開設機場首店,南小館、太興、大馥燒肉、彥悅山等餐飲品牌相繼入駐,贏得了廣大旅客和社交媒體的關注。
虹橋機場商業團隊根據旅客喜好需求開展市場調研,積極尋找并引進目標菜系的頭部餐廳和旅客認知度較高的品牌。自2018年至今,已相繼引入“首店”餐飲23家。去年7月,國內機場首家鼎泰豐正式入駐T2,在機場商業團隊全力保障下,僅用了3個多月就完成裝修如期開業。與知名粵菜品牌唐宮湯品、優質西餐品牌Baker&Spice成為備受旅客青睞的用餐選擇。(文/陳晟)